玉米要高产,播种深度是多少?答案在这里
春耕时节,粒粒饱满的玉米种子落入泥土。这看似简单的播种动作,实则是丰收乐章的起始音符。播种深度如悬丝,牵一发而动全身,稍有偏差,丰收愿景便可能在萌芽阶段夭折。
春耕时节,粒粒饱满的玉米种子落入泥土。这看似简单的播种动作,实则是丰收乐章的起始音符。播种深度如悬丝,牵一发而动全身,稍有偏差,丰收愿景便可能在萌芽阶段夭折。
咱都明白,夏玉米播种是农业大事,关系着一年的收成,这浇水更是关键中的关键。要是播种时土壤墒情不足,就像人渴了没水喝,种子也难受啊!这时候就得赶紧浇“蒙头水”,在播种后的 1 - 2 天内完成,给种子足够水分,让它们快快发芽、出全苗。
延长光照时长,提高产量:早播种能让玉米苗更早接触阳光,获得充足的光照和热量。整个生长周期延长,有足够时间进行灌浆长粒 ,使得籽粒饱满,千粒重增加,最终实现亩产量的提升。
降水:预计我市今天白天多云,傍晚到明天有一次降水过程,局地中到大雨,降水期间可能伴有雷电、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局地强对流天气;8日起转为多云天气。
“三夏”时节,滕州市级索镇的田野里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今年,5G技术与无人驾驶农机的应用成为了夏收夏种的最大亮点,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,有力保障了三夏的丰产丰收。
降水预报:预计6-10日我省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,其中6日沿淮到沿江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,局部暴雨;7日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有暴雨,局部大暴雨;8-10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。11日江南仍有降水。其他时段全省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。
时令催人耕种忙。眼下,正值耕种生产关键时期,山河屯林业局有限公司全面掀起春耕生产热潮,科学开展田间管理,紧紧围绕实现森工粮食产量31亿斤的目标奋力迈进。
在新湖农场二十连的田间地头,总能看到党支部书记王文玉忙碌的身影。他深入农业生产一线,化身“技术指导员”,为职工群众提供专业指导,用实际行动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,成为职工信赖的“贴心人”。
夏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,其生长周期短、生长速度快,管理措施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。在实际生产中,农户常因管理习惯或认知偏差陷入误区,导致产量损失。本文围绕夏玉米管理中“忌不灭茬、忌过稀过稠、忌不施肥或施肥过多、忌不防病治虫、忌土壤干旱或过涝”五大禁忌
“三夏”时节,麦浪翻滚,夏收正忙。近日,灵璧县灵城镇争分夺秒抢农时,调配机械保生产,全力保障夏收夏种工作。截至6月3日,灵城镇小麦已收割100875亩,已完成应收割面积的99.43%,秸秆打捆离田面积完成98.19%,夏收基本告捷。同时,调配107台播种机,全
10日(周二):多云到阴天,有阵雨,偏东风3~4级,阵风6~7级,21~31℃
今年夏粮生产开局良好,5月上旬,全市平均降水量达38.3毫米,及时满足了小麦灌浆需要。“一喷三防”实现全覆盖,有效应对干热风等不利影响,丰收基础不断夯实。
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浪潮下,保护性耕作技术正成为推动克什克腾旗农业绿色转型的核心力量。这项技术不仅构建起耕地的生态防护体系,更开辟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现代农业发展新道路。
今年夏粮生产开局良好,5月上旬,全市平均降水量达38.3毫米,及时满足了小麦灌浆需要。“一喷三防”实现全覆盖,有效应对干热风等不利影响,丰收基础不断夯实。
山东的农民朋友终于等来了好消息!6月10日至12日,全省将迎来一轮明显降雨,鲁西北、鲁中等地甚至可能有大雨,这场“及时雨”或许能缓解持续已久的旱情。
芒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。每年的6月5日或6日,太阳到达黄经75°时,即为芒种。2025年的芒种是6月5日。芒种时节,气温显著升高,雨量充沛,空气湿度大,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。农谚有云:“芒种不种,再种无用。”这充分说明了芒种在
“芒种嗟无日,来牟失有年”。明天是6月5日,我们将迎来芒种节气。芒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。历书有云“斗指丙为芒种,此时可种有芒之谷,过此即失效,故名芒种也。”说的是当斗柄指向“丙”位为芒种节气,到了芒种节气,北方的麦子即将收割,而
据介绍,今年5月中旬以来,豫鄂皖三省交界10余地市相关区域连降暴雨、出现旱涝急转,同时夏粮小麦提早集中成熟,夏收形势复杂、任务艰巨。
为科学指导农业生产,及时掌握土壤墒情变化动态,5月26日-29日,淄博市土壤墒情与旱情测报网张店、淄川、周村、临淄、博山、桓台、高青、沂源8个测报站,对36个农田土壤墒情定位监测点开展实地观察与取样监测。监测结果显示,全市山旱麦田出现干旱,水浇麦田、春田和果园
预计本周我市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,部分时段风力较大,气温波动式回升。预计本周无明显降水过程,较历史同期属于偏少;周平均气温26℃~28℃,较历史同期属于偏高;周极端最高气温39℃左右。